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数字转型是必选项

2021-06-24 13:54:14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传达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目标。这是“数字经济”连续第二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反映出数字经济的优势正在被释放,数字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伟为《财经》杂志撰文,对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将文章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新冠疫情,震动五洲。这场全球性的危机扰乱了经济信心,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有些企业将借势大举扩张;有些则瘦身渡过难关。放眼世界,我们看到中国已经率先走出阴霾,积极复产;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的战疫成果与复苏信心,并不是在封闭和隔离中自动实现的,而是在有利的公共政策良治之下,由企业的微观努力凝聚而成。


尽管供需变化在行业间带来明显的势能差,但妙用数字化能力以平抑风险、把握机会,已是所有行业的共识。在数字经济这个更为开放负责的生态共同体中,企业就能收获满足用户期望、挖掘技术潜力、适应商业环境等多重价值。


由疫情催生的新消费需求和习惯将常态化,形成危机后的新机遇;同时,被疫情放大的组织和运营风险,也将倒逼能力不足的企业变革求生。疫情后,需求场景、企业责任和技术应用三方面展现的趋势,值得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关注与把握。


1

需求场景

面向未来的

数字体验

2

责任扩展

兼容并包的

信任培育

3

技术应用

贯穿企业的

整体路径


需求场景:面向未来的数字体验



无论是“保持社交距离”还是各种“居家令”的影响,保持健康、回归安全空间将成为未来消费者体验的主流。企业触达用户的产品、服务以及所采用的方式和意义也会随之改变。企业大可保持过往好的做法,比如持续提供无缝用户体验、数字化互动方式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侧场景的重构和用户流动的预期将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以生鲜消费为例,消费者愿意为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更优质的加工及配送服务买单,传统零售企业未来会进一步推进社区小型商超布局,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重要交互场景: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拓展线上入口、布局到家业务。聚焦居民生活区10至15分钟步行范围内,通过稳定的履约效率,将疫情期间的新获客转化为高频用户。



在供给侧,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捕捉新需求甚至满足潜在需求,也对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出了考验。例如,猎豹移动发挥了在自然语音交流、人脸识别等方面的数字化技术积累,快速推出了面向医院场景的“机器人医疗系统疫情防控解决方案”,可实现基层医院的发热问诊、导诊及初步诊疗、医疗物资的定点递送等,协助防控疫情。



另一方面,日益普及的智能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宅家”人群的必备品,保持着企业与用户的长期连接。在远程为用户发布新功能、安全补丁、提供基于数据洞察的产品和服务时,企业不应单纯以技术驱动销售,而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充分利用客户输入的信息、准则和选择上来,尊重用户的真实期望,提供长期的体验,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效用。


责任扩展:兼容并包的信任培育



危机后重建,关键在于重建信任。未来的企业决策,将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和外部生态关系中的信任度。企业必须站在社会价值和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社会、用户、员工等多维视角出发,以更开放的心态创造共同价值


数字化转型.jpg


在企业组织内部,赋能员工不能用工具思维来衡量。企业应更进一步联结起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为组织变革打下基础,灵活开展转型实践。以远程办公为例,这一工具借疫情成为企业解决方案中的“网红”,却在多数企业应用后事倍功半,根本原因在于后者没有与员工建立起强有力的信任关系。企业管理者应更多地依据工作交付成果来评价员工,这也有助于员工在自我实现中培育起宝贵的领导力。


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意识到加固生态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渡过难关的平台,也是转型的必要条件。例如,上海电力建设了供应商服务平台,为供应商提供一站式网上服务门户,实现足不出户在线业务查询、办理等功能;并通过与供应商分享项目建设进度、物资供需和支付进展等信息,协助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京东数科快速对接各地政府,开发了高危人群疫情态势感知系统,通过大数据提升防疫效率。


埃森哲自身也在做积极的探索,近期我们宣布联合多个行业的领先企业,发起成立了“连接人与工作”平台(People + Work Connect),免费为全球不同行业企业对接用工需求,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员工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一平台短时间内吸引了全球250余家企业的参与。


技术应用:贯穿企业的整体路径



企业所做的数字化投入是应对种种变化的基础。在如今严苛的大环境下,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抉择:是否需要推迟数字投资?如何从众多技术选项中做出最优选择?如何让新技术适应于动态的企业调整?如何借助技术实现新旧业务的协同?


在回这些问题之前,企业管理者可以反过来思考:“平日功”是否真的到位,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在大部分企业,连接起数据、技术、业务和组织等各个方面的体系还不够灵活,造成很大一部分价值被“禁锢”在落后的运营流程中,未能帮助企业应对突发情况,也未能支撑数字时代的持续创新。无论是轻装上阵的数字原生企业,还是被遗留系统拖累的传统企业,都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


从技术应用、各流程上的技术渗透率以及组织和文化三大维度上看,企业不仅要布局新技术应用,而且要沉淀核心能力,整合和共享资源及数据,将视线聚焦在推动技术创新在整个企业内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企业整体的进化。


复苏在何时?



经过此“疫”,更多企业已意识到,数字转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选项。


中国企业的数字转型已经全面展开,不少企业也有了很不错的数字化基础,甚至正在形成数字化产业集群,但只有经历了“黑天鹅”考验的领军者,才能收获数字转型的有形价值,也会清醒地意识到如未系统化进行数字转型,损失也将难以估量。


着眼长期,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许多产业挑战,并不是疫情的直接产物,而是数字化颠覆带来的结构性挑战,企业不应被疫情的短期冲击干扰了数字转型的战略定力。身处变局,我们愿与中国企业一道努力,在数字经济的韧性发展之路上共进,致远。



疫情暴发以来,埃森哲深入剖析了中国运用数字和技术创新抗疫的实践,先后针对互联网、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撰写洞察文章及观点报告共计30余篇,为企业指明生存之道,探索疫后发展的长远之举,展望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埃森哲小程序“埃森哲战‘疫’系列观点洞察”专栏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伟在《财经》署名文章全文。



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