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化工业万亿级巨无霸将诞生,产业链重构有哪些亮点?

2021-06-24 13:54:00

随着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合并重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一家资产总额超万亿的化工行业巨无霸央企即将诞生。

在国新办9月2日举行的企业家见面会上,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两家企业合并正在进行中,有很强的必要性,将积极推动。”

这是官方对“两化合并”的首次公开回应。

业内分析,今年“两化”的战略重组已从农业化工板块开始,接下来的重点和突出亮点在于产业链的重构。“两化”主业多有重合,能源、石油石化、橡胶等多个业务模块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唯有业务上真正协同,才能做大做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两化”合并重组酝酿了数年之久,现在公开表态,意味着重组有望加速落地。近来央企重组有加快势头,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背景下,央企的战略性重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专业化整合都将掀起新的高潮。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宁高宁表示,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一家是老外贸企业,一家是原化工部下属企业。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技术提升的需求,两家企业面临转型的局面。未来将对标优质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不仅是规模,创新力也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化合并,有助于优化当前两家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从而在合并重组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企业财务绩效。还可以提升化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与行业发展话语权,更好促进行业市场规范发展。

不仅如此,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两化合并在减少国内市场中国企业之间竞争的基础上,增强中国化工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高效配置研发资源,集中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促进技术自主、自立与整体实力提升。

“目前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加在一起,原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带来的销售不到30%,需要逐步提高这个比例。”宁高宁称,中化集团提出了“科学至上”的口号,没有新技术不投资,没有新产品不投资,不再去做无谓的并购和扩大规模,而是完全以技术创新进步为主要发展标准。同时,对标国际上大的好的化工企业,希望未来不仅是规模,在创新力上也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化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化集团设立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对境内外300多家经营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拥有全球员工近六万人。

中国化工集团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在世界500强列144位,员工14.8万名,8.7万名员工位于中国境外。中国化工的战略定位是“新科学,新未来”,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和科研设计6个业务板块。

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宁高宁已在资本市场浸淫多年,一手操刀过中粮集团50多起并购案,可谓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其创新性、冒险性、协调性最富企业家特色。而这次他亲自掌舵的两化合并,将是一次直奔经济布局主题的高质量的改革。


整合从农业化工板块开始


在今年年初的中化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上,宁高宁透露,2020年公司即将开启一段令人激动的伟大征程。过去70年,中化集团很多次站在转折点上,而今再一次站上转折点。

他表示,中国的化工品消费占全球消费量40%以上,作为全球第一化工大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大型综合性跨国化工企业,这个使命应该由中化集团来承担。

今年以来,两化的整合积极推进。1月初,“两化合并”的大幕终于在农业化工板块开启。中化集团宣布,下属农业板块的主要资产将注入中国化工旗下的先正达集团,后者成立于2019年6月。同时,中国化工也将所持有的先正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和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74.02%股份,划转至先正达集团。

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均对外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两化加强合作的标志。

1月23日,多家上市同时公告,中国化工正与中国中化集团筹划战略性重组,重组方案具体内容及其实施尚须履行相关批准和监管程序。

6月18日,全球最大农化公司先正达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两化”农化板块合并收官。

业内人士认为,“两化”主业多有重合,也有打通产业链的空间,唯有业务上真正协同,合并同类项,才能从做大变为做强。

刘兴国表示,客观上说,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在化工板块存在高度的业务重合,而且中国化工的化工业务与中化集团的能源、农业业务存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所以,从业务关联的角度看有必要将二者进行合并重组。

以石油石化业务为例,中化集团的石油石化业务上游勘探开发业务集中在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在巴西、哥伦比亚、美国、中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2个油气合同区块,权益内可采油气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

中国化工的石油石化业务拥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约250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约1520万吨/年。2018年,中国化工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1852万吨,并拥有铁路专用线、原油码头、长输管线等相关资产。

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在橡胶产业链上互为上下游,合并将形成从橡塑机械制造、原料橡胶、橡胶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到下游的轮胎产品生产、销售等更完整产业链。

中化集团的橡胶产业是中国化工轮胎业务的上游,中国化工的橡塑机械制造是中化集团橡胶生产的上游。

中化集团的中化国际拥有的天然橡胶业务涉及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和橡胶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及相关增值服务,业务布局覆盖中国、东南亚、南亚、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已形成全球一体化、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经营的业务格局,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产业平台。

中国化工的橡塑机械制造总能力居世界第三位,“益橡机”系列产品名列国内橡机行业出口首位。中国化工的风神轮胎股份拥有中车双喜轮胎有限公司100%股权、青岛黄海橡胶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倍耐力工业胎10%股权,拥有员工近万名。

李锦认为,此次两化合并的重点和突出亮点在于产业链的重构。重组整合需要突出主业。未来两化会更聚焦在化工、化肥、能源、粮食等领域。同时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会剥离一部分。这次重组体量巨大,两家企业的管理、产业链条、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很大,对重组也构成了一定的阻力。

刘兴国则表示,两化合并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方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上必定存在差异,这将导致管理团队的整合与磨合遭遇一定阻力;二是由于涉及到大量国际业务,可能需要通过主要国家的反垄断审查;三是基于经营模式、地域布局上客观现实,各自旗下资产与业务的深度整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力。


重组整合将迎新高潮


化工行业是今年央企重组的重点行业之一。按照国资委年初的部署安排,今年要在持续推进瘦身健体中更加突出主责主业。同时,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研究启动炼化业务整合,继续抓好煤炭等去产能工作。

刘兴国表示,在当前存量央企中,仍然存在不少与两化情况类似的具有业务高度关联性的央企,这些央企未来有可能继续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推进并购重组。对国企改革的整体推进,两化合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这表明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将持续推进;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整体实力,将是所有改革的共同目标,围绕上述目标,各项改革举措将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积极推动重组整合是今年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8月21日,持有太钢集团100%股权的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国宝武签署关于太钢集团股权无偿划转协议,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太钢集团51%股权。去年无偿受让马钢集团51%股权后,中国宝武集团又用同样的方式再下一城。

此次与太钢集团的联合重组,将实现“亿吨宝武”的规划目标,同时增强中国宝武在不锈钢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国清认为,十四五时期将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时间窗口,钢铁行业通过兼并重组,打破“小、散、弱”的现状,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7月13日,山东省政府宣布了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李锦分析,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已经提速,煤电联营步伐将加快,步入快车道是大趋势。目前我国煤炭从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去产能,主基调变为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而最佳途径目前看来无疑是通过兼并重组。

能源领域之外,汽车行业专业化整合也在推进。6月2日,兵装集团、一汽、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达160亿元。

刘兴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重组有加快的趋势,而且多路推进,既有央企之间的战略重组,也有央企之间和央企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既有央企对地方国企的并购重组,也有央企对民营企业的并购重组;既有同类业务的横向整合,也有沿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未来在三年行动方案的推动下可能迎来一个并购重组的新高潮。

内容来源:第一财经


中化集团 中国化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