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功能
数据闭环,明确货权
货物、运输工具、货物单证、支付凭证、发票和货主身份五位一体,保障货权清晰,把物权完整地附在仓单上
数字孪生,远程监控
数字孪生技术实时镜像特定业务场景,穿透至底层资产,提供24小时远程智能监控预警服务,包括价格跌幅预警和库存异常预警
价格盯市,价值监控
同步第三方网站的市场价格,为金融机构提供价格盯市服务。一旦价格波动超出预警比例,则实时触发报警
区块链设质,中登网登记
业务动态 查看更多
66云链出品丨“这个专栏值1个亿”,《专家谈仓单合集》版免费领
国内首份 探讨液化品数字仓单理论、应用、生态建设等的专业合集资料。 价值上亿 大宗商品交易及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士必读干货资料。一位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大咖评价说,这个专栏价值上亿!
发布于2023-02-14
【地方政策】厦门:存货(仓单)质押贷款企业可获贴息最高100万!
近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印发《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促进供应链创新发展若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着力加快片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片区乃至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2023-02-01
山东政府发文:构建大宗商品“数字化仓储+数字化交易+数字化金融”贸易生态体系,支持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更大力度谋划和促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特制定本方案。
发布于2023-01-31
中化广东石油:提油“0”等待,司机不费心
近期,随着24小时自助提货系统的正式投用,到东洲油库提油的司机客户享受到了数字化升级带来的便利。
发布于2023-03-05
66云链董事长胡斌:数字科技在油气贸易中的应用
11月8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于进博会期间举办,中化能源承办“贸易数字化助力能化企业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中化能源首席信息官、六六云链科技董事长胡斌发表了题为“数字科技在油气贸易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从全球贸易的数字化趋势引入,详细介绍了针对TEA问题(物权、货物真实性、货物转让情况)的区块链数字化解决方案。
发布于2022-11-09
中国中化副总经理钟韧一行拜会上海清算所总经理汪洪波
11月3日,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化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钟韧一行拜会上海清算所总经理汪洪波,双方就推动大宗商品清算通相关合作、切实服务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发布于2022-11-05
专家谈仓单 查看更多
66云链尹晓东:数字化如何驱动能化企业的新增长?
近几年,能源化工行业供应链处于不稳定和多变的环境中,在疫情、战争、大国竞争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国内炼厂产能过剩、终端需求不振,未来能源化工企业将会在行业的低增长中进行存量博弈,而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已成为关键和核心,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成为大势所趋。
发布于2023-03-19T05:57:07.000Z
#动产融资丨浅谈存货质押融资基本要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推动银行机构优化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2022年09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聚焦以动产和权利为主的企业资产结构实际与以不动产为主的银行担保融资现状之间的错配矛盾,盘活企业动产和权利,缓解融资难问题。
发布于2023-03-10T05:34:37.000Z
黄奇帆谈产业数字金融: 关注交易信用,向市场主体提供平等融资环境
2月25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举办的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上表示,在消费互联网市场空间逐渐饱和的局面下,产业互联网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
发布于2023-02-27T10:40:17.000Z
《中国石化财会》|中石化化销华中分公司:浅谈数字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风险与防控
本文由中石化化销华中分公司风险法务部刘志撰写,发表于中石化系统内部专业刊物《中国石化财会》杂志。文章系统地分享了中石化化销华中分公司在落地多笔数字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后,对数字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风险与防控方面的思考与认知。经授权,66云链公众号现转载此文。
发布于2023-03-05T05:56:39.000Z
左杨农:产业端“数字信用”是如何生成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意见》指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征信机构提供基于企业运营数据等多种数据要素的多样化征信服务,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展信用融资。”
发布于2022-12-23T06:35:37.000Z
物的信用:流程工业万亿级新赛道的通关密码
区别于“主体信用”,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22〕29号)》(以下简称“29号文”)提出要发挥“物的信用”的作用,那么“物的信用”源自哪里呢?金融机构又该如何理解“物的信用”的实现逻辑呢?
发布于2022-12-15T03:17:56.0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