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产废企业主动上线固废数字化管理系统?

近几年,随着环保理念持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产废企业开始主动部署固废数字化管理系统。很多人疑惑:国家相关部门目前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为什么这些企业还要投入资金和精力去做呢?事实上,这些企业不仅在避免监管风险,更在利用数字化手段挖掘废弃物的潜在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五个维度能够说明他们的真实诉求:

1.合规防御:避免环境处罚,转被动应对为主动管理

虽然国家对固废管理的整体监管力度尚未达到“强制上系统”的程度,但各地针对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罚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 2023年10月,徐州市38家产废企业因“固废管理不到位”被环保部门合计罚款426万元;
    • 2024年10月,宿迁市某企业因未核实固废处置受托方资质而被重罚23.8万元……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固废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加。为了避免类似罚款和由此带来的声誉损失,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未雨绸缪”,上线固废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从“出厂—运输—处置”全流程闭环监管的合规体系。这样能第一时间识别潜在风险,主动应对可能的政策收紧与日常抽检。

2.内控效率: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固废管理不再只是“应对处罚”这么简单。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过程监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帮助管理者对各生产环节的固废产生量、处置流程及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精准掌握。

    • 实时监控与分析:借助数字化平台实时获取固废产量、库存、流向等数据,为后续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流程精简与效率提升:通过在线审批、自动生成台账等功能,大幅简化了纸质化流程和人工录入的工作量;
    • 跨部门协同:可将环保、安全、财务、生产等部门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套系统中,减少沟通成本。

从长远来看,这种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不仅降低了出错率与合规风险,也能优化人员配置与资源利用,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本节省。

3.品牌责任:抓住“无废城市”与“无废集团”机遇,彰显社会责任感

国家正在推进各地“无废城市”试点工作,不少行业头部企业也开始打造“无废集团”。

    • 中化集团与66云链合作,打造“固废管理数字化系统”,已经将旗下151家产废企业(其中包括80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纳入统一数字化管理体系;
    • 兴发集团则顺应宜昌市“无废城市”建设,和66云链合作,上线了“固危废和副产品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计划将31家产废单位纳入统一管理。

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更好的形象,也会提高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4.经济价值:把固废变成“副产品”,逆转成本支出为利润增长

许多固废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实际上可能具备一定的二次利用或循环价值。

    • 副产品二次销售:在钢铁、化工等行业,特定类型的固废经过合理处置或再加工后,完全可以实现对下游客户的二次销售;
    • 动态市场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还能穿透下游市场,提供实时交易动态与产业链情报,帮助企业在适当时机出售或回收这些副产品,从而获得更高利润空间。

换言之,固废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环保投入,也可能成为企业获取“额外收益”的新赛道。

6.ESG战略:融资与市场竞争的新抓手

当高盛等国际投行陆续将ESG指标纳入投资评估标准,当消费者开始用手机APP扫描产品碳足迹,固危废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环保”,而成为了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成本、供应链及品牌溢价的综合命题。

    • 更低的融资成本:在ESG评级中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更容易获得银行及投资机构的青睐;
    • 更强的供应链掌控力:在供应链层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会要求上游合作伙伴具备完整的ESG合规能力;
    • 更高的品牌溢价:公众环保意识增强,高ESG评分能带动品牌形象提升,进而带来可观的市场回报。

为什么选择“66云链”固废数字化管理系统?

许多企业在调研相关系统时,会关注“合规功能够不够完整”“内部管控是不是灵活”等核心问题。66云链专注于固废数字化管理,可助力产废单位可实时掌控固危废和副产品的产生、入库、贮存、出库、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信息,实现运输和处置的可视化、可追溯性,确保合规和闭环管理。

66云链拥有以下特色优势:

    1. 配套货物运输的公路、铁路、水路数据实现固危废与副产品在公、铁、水运输载具上的全程实时监控。
    1. 配套货物运输的公路、铁路、水路数据:实现固危废与副产品在公、铁、水运输载具上的全程实时监控。
    1. 支持产废单位生成电子台账提升自动化、线上化水平:自动生成规范的电子台账,精确到批次号,显著减少安环人员的统计工作量。

结语

在国家尚未全面推行更为严苛的强监管背景下,依然有众多产废企业主动上线固废数字化管理系统,这绝不是“多此一举”。他们看中的,正是这项工作带来的多重收益:合规与品牌双保险、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可观的经济回报,以及在ESG浪潮下的竞争优势。

联系我们

400-806-2661

联系邮箱:kefu@66yunlian.com

关注我们

66云链订阅号
66云链视频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
66云链企业微信客服

©2017-2024 66Yunlian.com版权所有 ICP备案:浙ICP备2021027111号-1

联系我们

获取报价
联系我们

扫码联系我们的企业微信客服
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体验